文化、心理與腦.讀後心得摘要
認知神經科學書系·社會與文化卷叢書。主編:楊玉芳。
文化、心理與腦/周愛保、夏瑞雪等著。
“認知神經科學書系”
編委會:主編:楊玉芳。主任:吳豔紅。
委員(按姓氏拼音順序排列):陳安濤、傅小蘭、郭秀豔、賀永、劉嘉、劉勳、羅勁、邱江、翁旭初、吳豔紅、楊玉芳、臧玉峰。
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結合認知科學、神經科學和計算建模的新興學科,探索心智與大腦的關係。
該學科通過神經影像技術等進步,直接觀察大腦活動模式,促進對認知神經基礎的瞭解。
認知神經科學綜合心理學、神經科學等領域,在行為、神經回路和腦區層面研究腦與心智的關係,並拓展至發展心理學和社會文化心理學領域,揭示感知覺、學習記憶等過程的神經機制。
文化源於拉丁語cultura,最初意指種植和耕作,後來逐漸擴展到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所有人類活動,如文學、藝術等。
《辭海》將文化定義為人類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總和。不同學者對文化有不同的解釋:如泰勒認為文化是包括知識、信仰等在內的綜合體;馬林諾夫斯基強調文化包括物質設備、精神價值、語言和社會組織。文化既是人類活動的產物,也是影響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。
文化決定的自我
尋找文化中不同的維度是心理學家話語的基礎,是一個主題的分析單元,是不同心理學家在同一領域得以深入研究和不斷積累的平臺(楊宇,2008)。
西方心理學家探討文化與自我的關係,提出了個體自我構念理論。自我構念是Markus和Kitiyama(1991)在東西方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來的,它指的是關於自我和他人的關係、自我和他人差異的一系列的想法、感受和行動。
自我構念的提出最早源於Markus等(1977)對自我圖式的研究,自我圖式組織和指導著對與自我相關資訊的加工過程。
面對日常生活中豐富、複雜的刺激,人們依據相應的圖式,對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資訊迅速加工並做出判斷。
自我構念是自我與他人關係的圖式,是(跨)文化心理學家探討文化與自我關係的重要途徑。跨文化研究結果表明,不同文化中的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對自我、他人以及自我和他人之間相互關係的構念(Markus & Kitayama,1991)。
文化建構的自我
根據文化動態建構論的觀點(Hong et al., 2000),文化是一種鬆散的組織或結構,有多種水準的存在方式,具有高動態性。
早期的研究假設文化對行為的影響具有一致性和穩定性,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,文化對行為的影響是動態變化的,文化影響力的表現也因人而異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,自我構念的形成和發展會有所不同。
文化適應是指不同文化個體在持久接觸中,文化和心理發生改變的過程。
單維模型將文化適應視為同化於主流文化,而雙維模型認為應同時保留原生文化和接受主流文化。
Berry提出四種策略:整合、同化、分離和邊緣化,其中整合被視為最理想的適應方式,邊緣化則最易引發心理壓力。
文化適應的評估包括外部行為和內部心理的改變,常用量表有《文化適應策略量表》(ASS)和《溫哥華文化適應指標》(VIA)。
==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