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自博客來書籍館>圖解資料學;王友龍著;臉譜文化出版( 2010年03月)


以下僅是本書的一些摘要,有興趣者可以去找書來看,有一些觀念真的很有用:

1.(1)因好奇心而有研究的心。→(2)逐漸探索事物而累積知識。→(3)分析這些知識,利用這些知識來假設事物的真理。→(4)並清楚的表現在文字或圖面上。→(5)最後發表在世界上成為人類知識環的一部份。

2.知識工作的條件之一,能將實際經驗及理論知識系統化,建構成可使用,可分析的高價值情報。使用雙頁式主題寫作規格,筆記半邊敘述文字,半邊規劃圖解。

3.資料的分類:
(1)初期探索性的資料。
(2)可分析量化的資料。
(3)非語言的感官性特殊性資料。

4.資料搜集的IPA法則:
(1)I:目標背後的最終意圖是什麼。
(2)P:目前可實行的步驟及預防措施。
(3)A:解決問題所須要的行動過程。

5.資料搜集的五原則:
(1)完全理解主題的意義與內涵。
(2)搜集資料須與主題有相關聯意義。
(3)資料須有切時性,若已過時的資料不可使用。
(4)資料的來源背景是否可靠,是否有斷章取義或扭曲背後真實意義的問題。
(5)詳細原則:只要符合上述四項的原則,寧繁勿簡,先搜集再做後續處理。

6.瀏覽重點,簡化資料:
(1)類比法:尋找相近似的事物,延伸、擴散、思考其中的關連性。
(2)矩陣法:利用表格交叉排列,結合分析,找到最佳的解法。

7.情報掌握的能力:
(1)感知力:知道哪一種資料才能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。
(2)敏銳度:知道如何找到解決問題資料。
(3)啟發力:對找到的資料能觸類旁通。
(4)活用力:能適時適地分析評估使用的方式。

第一部分描述了知識的獲得和分享過程,從好奇心開始,逐漸探索、分析、表達,最終成為人類知識的一部分。

 

第二部分提到了知識工作的條件和寫作規格,需要將實際經驗和理論知識系統化和規劃圖解。

 

第三部分則提到了資料的分類,包括初期探索性的資料、可分析量化的資料以及非語言感官性特殊性資料。

 

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別談到了資料搜集的IPA法則和五個原則,強調了資料搜集的目的性、相關性、時效性、可靠性和詳細原則。

 

第六部分介紹了瀏覽重點和簡化資料的方法,包括類比法和矩陣法。最後一部分講述了情報掌握的能力,包括感知力、敏銳度、啟發力和活用力。這些都是知識管理和資訊科學中重要的概念和技巧。

 

  1. 好奇心引領我踏上了研究之路,逐漸拓展視野,積累知識。透過分析這些知識,我能夠探索事物的真相,並將其清晰地表達出來。最終,我的成果被分享在世界舞臺上,成為人類知識的一部分。
  2. 在知識工作中,重要的一點是將實際經驗和理論知識系統化,打造成有價值且可分析的情報。使用雙頁式主題寫作規格,一邊筆記敘述文字,一邊規劃圖解,能有效地整理和呈現資訊。
  3. 資料可以分為初期探索性的、可量化分析的,以及非語言感官特殊性
  4. 在資料搜集過程中,採用法則:先明確目標背後的意圖,然後制定可實行的步驟和預防措施,最後執行解決問題的行動過程。
  5. 資料搜集需要遵循五個原則:完全理解主題的內涵,搜集相關聯的資料,注意資料的時效性和可靠性,並保持詳細原則,優先收集充足的資料再進行後續處理。
  6. 瀏覽重點和簡化資料的方法包括類比法和矩陣法。類比法讓我們尋找相似事物,拓展思維;矩陣法則結合表格交叉排列,幫助我們找到最佳解決方案。
  7. 在掌握情報的能力方面,感知力讓我們知道哪些資料是解決問題所需的;敏銳度則使我們能夠有效尋找相關資料;啟發力讓我們能夠將已有資料應用於新情境;活用力則讓我們能夠適時地分析和應用資料。

 

 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銘記星辰之下 的頭像
    銘記星辰之下

    銘記星辰之下

    銘記星辰之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